基于政策规范与智能化升级需求,煤矿电能计量管理系统通过集成物联网、大数据等技术,实现用电精细化管理和能效优化,以下为关键技术与应用解析:
一、系统架构与组成
分层架构设计
能效管理应用层
以能源数据为基础和数据中心为支撑,建设智慧能源综合管理平台。实现实时监测、告警查收、报表输出、运维运检、资产管理、能耗分析、专家评估等功能。
服务器层
通过本地化或云平台的部署方式,建设一套分布式、多冗余的数据存储中心,基于“互联网+大数据”的有效利用,完成企业数据Al分析。
网络通讯层
基于现代化的数据传输网络,有线传输可以使用光纤、双绞线、VPN等方式,无线传输可以使用4/5G、WiFi、Lora、ZigBee、NB-IoT等方式。
现场设备层
改造或新增计量表计,实现对电能、水、汽等耗用情况的采集。也可以企业现有的MES、SCADA、DCS、ERP等进行多种方式的对接,实现能耗数据对接与共享。
核心组件
智能终端:如智能电表箱、电磁监测模块,用于高精度电能计量与设备状态检测。
数据中台:整合用电数据并生成能耗报表,支持峰谷电价分析及成本核算。
二、核心功能模块
远程监测与抄表
实时采集井下/井上变电所电参数,支持远程抄表与设备运行状态监控。
通过光纤网络传输数据,避免传统人工抄表的低效与误差。
分项计量与能效优化
按设备类型(通风、排水、运输)分项计量,识别高能耗环节。
结合能耗双控政策,提供节能改造建议(如优化峰谷用电比例)。
安全预警与故障诊断
监测漏电、过载等异常工况,触发实时告警并联动应急响应。
基于历史数据分析设备健康状态,预测潜在故障风险。
三、技术特点与创新
高精度计量技术
采用矿用隔爆型电表箱,实现井下复杂环境下的±0.2%误差计量。
动态校准算法提升谐波干扰场景下的数据准确性。
智能化升级
集成激光雷达、多传感器融合技术,实现设备精准定位与自动化控制(如智能装车系统)。
支持三维建模与机器学习算法,优化用电负荷分配。
兼容性与扩展性
系统可接入煤矿安全监控、环境监测等平台,实现多系统数据互通。
煤矿电能计量管理系统通过智能化升级与数据融合,显著提升用电管理效率与安全性,未来将进一步向全矿一体化能控平台演进。